DSC01400.jpg      

  

一座保存比較良好的唐朝古塔,建於唐代景龍年間(公元707~710年)。原塔15層,約45.8米高,明朝嘉靖大地震,使塔身中部縱裂,上2層震毀,現存13層。

 

  小雁塔地型圖.JPG         

 

小雁塔有著一段比較顯為人知的【神合】故事:明成化23年(公元1487年)陝西地震。小雁塔的塔身裂縫從上到下寬約尺余。 時隔34年,明正德末(公元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縫在一夜之間又合攏了。在小雁塔門楣刻石上有記敘:“明成化末,長安地震,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見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今考古發現,原來古代工匠根據西安地質情況特地將塔基用夯土築成一個半圓球體,受震後壓力均勻分散,這樣小雁塔就像一個不倒翁一樣,雖歷經70餘次地震,仍巍然屹立。

 

            

 DSC01392.JPG          

 DSC01393.JPG         

 

小雁塔的門票一張是¥30元,這邊的遊客比較少,可能比較不出名的關係。不像大雁塔有玄奘(三藏法師)的名氣加持。不過也讓這邊多了一分清靜、古樸的感覺!

 

DSC01394.jpg   

  

DSC01395.JPG     

 

步道的二旁,立了二塊石碑,上面寫著捐款者的姓名和金額,很特別的用古代的銀兩為單位。依現今的白銀價格一錢約NT$120元,就是一兩1200元左右。

 

DSC01408.jpg       

 

DSC01409.JPG      

 

DSC01410.JPG      

 

DSC01414.JPG   

 

DSC01412.JPG   

 

DSC01413.JPG         

 

被譽為"關中八景"的【雁塔晨鐘】就是此座。此鐘是金代章宗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鑄造的,高55厘米,口徑2.45米,重约8000公斤。

清代每天清晨薦福寺寺內的僧人會定時敲鐘,清脆悠揚的鐘聲響徹西安古城上空,數十里內都可聽到。

有民間流傳,據說如果有人思念遠方的親人,只要把親人的名字和所在地寫在一張黄笺上,鐘聲就會把思念之情傳到千里之外的親人耳中。人稱“神鐘”。不過敲鐘是要收費的,敲三下要¥10元。 

 

DSC01397.jpg   

 

塔前的石碑碑文,寫著薦福寺的來源。

薦福寺原先是唐中宗李顯即位前的舊宅,公元684年農曆三月二十日(這一天正是唐高宗李治病逝百日)改建為寺院,以為高宗追獻冥福,取名「獻福寺」。到武則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稱「薦福寺」,並賜御書薦福寺匾額。

 

 DSC01398.JPG   

 

DSC01399.jpg   

 

 DSC01400.jpg  

 

塔內也有小雁塔的源由和經歷的介紹。

 

DSC01401.JPG   

 

DSC01402.JPG   

 

DSC01403.JPG   

 

DSC01404.JPG   

 

DSC01405.JPG   

 

DSC01406.JPG     

 

 DSC01407.JPG                

 

不知是否大家也和我有同樣的疑問,如此高大的塔,是如何在古代完全用人力,沒有機器的協助下建造完成的呢?

在小雁塔西南方的【西安博物院】內有影片介紹, 當時建塔是用"堆土"的方式建成,也就是塔建多高,土就堆多高,等塔建成後,在移開所堆的土。如此高大的塔,想必堆起來的土也非常壯觀,也是一項不小的工程。

小雁塔-堆土.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陝西旅遊 西安旅遊
    全站熱搜

    歐特 OT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