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1465.JPG    

 

【西安碑林】始建於北宋哲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最初是漕運使呂大忠等人為保藏因唐末五代戰亂而委棄市井的唐“石台孝經”,“開成石經”及顏真卿,柳公權等所書的著名石碑而興建的,經金,元,明,清,民國歷代的維修及增建,規模不斷擴大,藏石日益增多,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碑林現收藏有自漢代至今的碑石,墓誌近3000件,展出1089件,收藏碑石,墓誌的數量為全國之最,且藏品時代系列完整,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

 

碑林孔廟.jpg  

 

旺季31日~1130日):75/人學生及65-70歲老人半價優惠:37/人
淡季121日~次年2月底):50/人學生及65-70歲老人半價優惠:25/人

 

DSC01466.JPG 

 

DSC01467.JPG

 

 DSC01468.jpg

 

DSC01469.JPG

 

 DSC01471.JPG

 

 DSC01472.JPG  

 

入園步道二旁,陳列於小殿兩側的【唐景雲鐘】,【大夏石馬】都是國寶級的藝術精品。

【唐景雲鐘】鑄於唐睿宗景雲二年,已有1200多年歷史,其音質純美,鐘聲清晰宏亮,鐘上還鑄有唐睿宗李旦親自撰文並書寫的銘文一段,是李旦鮮有的傳世字跡中的佳作。

【大夏石馬】大夏石馬,是十六國時代匈奴族鐵弗部建立的大夏國的作品,他繼承了我國漢代時刻藝術雄渾深沉,體魄巨大,生動傳神的特點,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藝術觀念和藝術水平,同時也是一件極為罕見的珍貴民族文物。

 

DSC01474.jpg 

 

DSC01475.JPG

 

 DSC01476.jpg

 

DSC01477.JPG

 

【石台孝經碑】為西安碑林第一碑,亦是碑林的第一迎客碑。

此碑內容為文帝孔子所撰寫的《孝經》原文,碑文是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以隸書親自抄寫的,碑額上是唐肅宗李亨用秦小篆所寫的,可謂集三帝於一身。記錄了唐時期盛行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

據說此碑當年,也幫助了唐玄宗得到一生最終愛的女人,"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唐玄宗李隆基愛上親兒子壽王的王妃楊玉環以致日思夜想茶飯不思高力士靈機一動勸李隆基令各位皇子研讀孝經以啟發壽王以孝道為重獻出玉環李隆基欣然採納並對諸皇子解釋說孝之精義乃在於順順者以父母之願為己願以父母之想為己想希望壽王有所感悟同時高力士進一步謀劃令楊玉環自薦為道士免去壽王妃的身份天寶四年玄宗立孝經碑後詔玉環還俗冊封貴妃

1973年時,工作人員因台基破裂,碑身傾斜,準備進行修復,意外從碑身裡發現二張卷軸。一幅為失蹤多年的東晉王羲之的真跡"懷仁集王聖教序"碑的拓本。另一幅為唐朝畫家吳道子"東方朔偷桃"的版畫。為何這二幅卷軸會藏於碑身之中,至今無人知曉,也為【石台孝經碑】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DSC01478.jpg  

 

DSC01479.JPG

 

 DSC01480.JPG

 

DSC01481.JPG

 

 DSC01482.JPG

 

 DSC01483.JPG

 

 DSC01484.JPG

 

DSC01485.JPG

 

 DSC01486.JPG

 

DSC01487.jpg

 

 DSC01488.JPG

 

DSC01489.JPG

 

 DSC01490.jpg

 

 DSC01491.JPG

 

【多寶塔感應碑】是顏真卿44歲時書寫的,已知顏書中書寫時間最早的碑刻因此反映了顏氏早期書法風貌從風格看此碑和他中、後期書法風格出入還是較大的還沒有體現出他雄強、偉壯、沉雄的氣象相對寫的嚴謹、秀整

 

 DSC01492.JPG

 

DSC01493.jpg 

 

DSC01495.jpg

 

DSC01494.JPG  

 

【玄秘塔碑】是我國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法頂峰之作因其體勢勁眉被歷代拓印在國內外傳世1000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是臨習和研究中國書法楷書必備的碑帖。

 

 DSC01496.jpg

 

DSC01497.JPG

 

 DSC01498.JPG  

 

"草聖"張旭的【斷千字文】,張旭以豪飲而知名,在杜甫的《飲中八仙歌》裡有寫道: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張旭以書法中最為奔放自由的草書聞名,喜歡在酒醉之後書寫作品,稱之為「狂草」。

在古代流傳,張旭性格豪放嗜好飲酒常在大醉後手舞足蹈然後回到桌前提筆落墨一揮而就,便給他取了個"張癲"的雅號。當時人們只要得到他的片紙支字都視若珍品世襲真藏那時候張旭有個鄰居家境貧困聽說張旭性情慷慨就寫信給張旭希望得到他的資助張旭非常同情鄰人便在信中說道您只要說這信是張旭寫的要價可上百金鄰人將信照著他的話上街售賣果然不到半日就被爭購一空

唐文宗李昂曾下詔:以李白的詩裴旻的舞劍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

 

DSC01499.JPG

 

 DSC01500.JPG

 

    

 

影片為製作碑拓的過程,師父將碑上的書法拓印到宣紙上,拓印完將宣紙取下,裝釘成冊,一本約¥200~300元,比較精緻。如果覺的太貴,可以在碑林博物館外的步行街,也就是《書門院》,那裡大部份都是在賣書法用具的,也可找到拓本,按張賣的,大概一張¥10元,成冊的應該也有。

 

 DSC01505.jpg

 

DSC01503.JPG  

 

DSC01506.jpg

 

 DSC01508.JPG 

 

 DSC01510.jpg  

 

DSC01509.JPG  

 

此碑將進行拓印,所以用宣紙覆蓋上,準備拓墨。

傳說魁星是文運之神乃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魁星連續三次考狀元都未中原因就在他相貌極醜魁星一怒之下將裝書的木鬥踢掉投江而死民間百姓仰慕其才華將他塑造為神借【魁星踢斗】之題以求文運高照。

古代名言:魁星踢斗獨占鰲頭克己復禮正心修身。魁星踢斗】的吉祥圖案和讀書人信奉魁星的風俗早在宋代就有而在明、清大為流行。圖中魁星一方指向北斗七星有消災之義象徵為人指點迷津一腳踢斗能夠讓人日進斗金,用智慧生財。另一腳踏著鰲頭,有如大船入港鰲魚之氣,智富雙收

    

 DSC01512.JPG  

 

  DSC01511.JPG  

 

【老子】姓李名耳,又稱老聃(唸:ㄉㄢ),春秋時代的思想家,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始祖,即道教尊稱的太上老君。著《道德經》,其中常見經典名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就是出自第五十八章。道德經是僅次於基督教《聖經》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一部作品。

孔子亦曾向他學習禮法,在現在洛陽仍然有「孔子入周問禮碑」。

唐代皇帝,因為道教尊奉的老子姓李,唐皇室也姓李,便尊老子為始祖,自稱為老子後裔,所以特別崇奉道教。

 

DSC01514.JPG  

 

DSC01513.JPG  

 

IMG_2449.JPG 

 

IMG_2444.JPG 

 

IMG_2446.JPG  

 

DSC01515.JPG  

  

下圖六幅石刻浮雕,是非常珍貴的國寶。

 【昭陵六駿】原置於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壇兩側廡廊的六幅浮雕石刻。史料記載:【昭陵六駿】石刻的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最喜愛的六匹戰馬,是他輔助其父唐高祖李淵平定四海、建國立邦時所乘的坐騎。唐貞觀十年(西元636年),李世民詔令大畫家閻立本先畫出六駿圖形,後由石刻家閻立德依畫形雕刻于華山石上。李世民親自作詩六首(即“六馬讚”),讚揚每匹馬的風采,並命大書法家歐陽詢抄錄下來刻在【六駿】旁邊。

【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1914年被盜賣到美國,現存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圖片中颯露紫、拳毛騧是複製品,“四駿”“青騅(音:ㄓㄨㄟ)”、“特勒驃”、“什伐赤”、“白蹄烏”則是真品。

“二駿”是1912年被一個外國人唆使文物販子從陜西昭陵盜運出的。文物販子在搬運這些沉重的石塊時被當地民眾發現並截獲,由當時的陜西省官員予以查收。1915年,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要求地方政府將“二駿”運到了北京,成為袁世凱的個人收藏。幾個月後,他們通過另一個人賣給了紐約來遠公司老闆盧芹齋(華裔),1918年時任賓大博物館館長的高登表示願意購買,他立即報告博物館董事會,請求籌集盧的索價15萬美元,到1920年年底一位名叫埃利基 ·R ·約翰遜的慈善家給賓大博物館捐款15萬美元,賓大又與盧討價還價,最後以12.5萬美元成交,直到現在。這“二駿”石刻在賓大展示的基座上,還放著這樣一個牌子:“埃利基 ·R ·約翰遜先生捐贈。”

    

DSC01521.jpg

 

 

【白蹄烏】是有四隻白蹄的純黑色戰馬。西元618年,割據蘭州、天水一帶的薛舉、薛仁杲父子與唐軍爭奪關中。相峙兩月之後,李世民親率主力直搗敵後,使薛軍陣容大亂潰退。李世民催動白蹄烏猛追,一晝夜賓士200餘里,迫使薛仁杲投降。

唐太宗題讚: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DSC01522.jpg

 

【拳毛騧】是一匹毛作旋轉狀的黑嘴黃馬。西元622年,李世民率領唐軍與劉黑闥(音:ㄊㄚˋ)在今河北曲週一帶作戰。唐軍先阻塞洺水(即漳河)上游,誘劉黑闥渡河。正當劉軍主力渡河時,唐軍從上游決壩。唐軍趁機掩殺,奪得勝利。

唐太宗題讚:月精按轡(音:ㄆㄟˋ),天馬橫空,弧矢載戢(音:ㄐ一ˊ),氛埃廓清。

 

 

 DSC01523.jpg

 

【颯露紫】這匹純紫色的戰馬在畫面上前胸中箭。牽著戰馬正在拔箭的人叫丘行恭。西元621年,唐軍和王世充軍在洛陽決戰。年少氣盛的李世民被敵人團團包圍。正酣戰間,“颯露紫”胸前中箭,這時丘行恭趕來營救。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唐太宗特意下令把丘行恭與這匹戰馬刻在一起。

唐太宗題讚: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讋(音:ㄓㄜˊ)三川,威淩八陣。

 

 DSC01524.jpg

 

【特勒驃】此馬毛色黃裏透白,故稱“驃”,“特勒”是突厥族的官職名稱,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勒所贈。李世民在619年乘此馬與宋金剛作戰。“特勒驃”在這一戰役中載著李世民勇猛衝入敵陣,一晝夜接戰數十回合,連打了八個硬仗,建立了功績。

唐太宗題讚: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天險摧敵,乘危濟難。

 

 DSC01525.jpg

 

 【青騅】一匹蒼白色戰馬,李世民與竇建德作戰時的坐騎。當時,唐軍扼守虎牢關,李世民趁敵方列陣已久,饑餓疲倦之機,下令全面反攻,一舉擒獲竇建德。石刻中的青騅作賓士狀,馬身中了五箭,均在衝鋒時被迎面射中,但多射在馬身後部,由此可見駿馬飛奔的速度之快。

唐太宗題讚:足輕電影,神發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

 

 DSC01526.jpg  

 

 【什伐赤】“什伐”是波斯語“馬”的音譯,這是一匹來自波斯的紅馬,也是李世民在洛陽、虎牢關與王世充、竇建德作戰時的坐騎。石刻上的駿馬淩空飛奔,身上中了五箭。在這一重大戰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傷亡三匹戰馬,基本完成統一大業。

唐太宗題讚:浬澗未靜,斧鉞申威,朱漢聘足,青旌凱歸。

 

照片 007.jpg 

 

照片 005.jpg 

 

IMG_2431.JPG 

 

IMG_2432.JPG  

 

照片 006.jpg  

 

碑林外面的【書院門】步行街,這條步行街很特別,有古代市集的感覺,大部份的攤販商店都賣書法的文房四寶、古玩、字畫,銅器玉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陝西旅遊 西安旅遊
    全站熱搜

    歐特 OT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