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周莊】始建於北宋時期西元1086年,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水鄕古鎮之一,有“中國第一水鄉”之美譽。
這裡每年吸引了超過250萬人次的旅遊人潮前來觀光、休閒、度假,經濟收入達8億元。
周庄距離蘇州城約45公里,距離上海也只約100公里,如果有經過這二個城市,可以到周庄來逛逛並不會很遠。
旅美畫家陳逸飛以周庄為主題,從上面照片的這個角度畫了一幅名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
這幅油畫被美國的紅色資本家阿曼德‧哈默以重金購下,在1984年訪問中國時送給鄧小平,也為周庄打響了國際的知名度。
上面照片中前方這座拱橋叫世德橋,照片右邊的樑橋叫永安橋,這二座橋建於明代。二座橋相互連接,橋洞一圓一方,如果從世德橋的半圓橋洞加上水中倒影看過去,剛好形成一圓,在連接上永安橋的方形,正好形成一把鑰匙,所以又被稱為“鑰匙橋”。
接下來的景色是明代首富沈萬三的故居。
民間傳說沈萬三致富的原因是因為獲得了一個“聚寶盆”,不管將什麼東西放在盆內,都能變成珍寶,所以會這麼富有。
《明史》記載沈萬三用他的財富幫朱元璋修築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
後來沈萬三犯了很大的錯誤,他打算以自己的百萬兩黃金幫朱元璋犒賞三軍,這讓明太祖朱元璋龍顏大怒,後來因為馬皇后幫他求情保住了一命。於是朱元璋抄了他的家產,將他發配到雲南邊陲充軍。
比較確切的說法是,沈萬三所獲得的第一筆財富,是他的丈人元代蘇州富室陸德源贈予他的,陸德源很欣賞沈萬三的聰明才智和經商信用,他曾是陸德源的管賬先生,後來又成為他的女婿。
獲得陸德源的巨資後,沈萬三繼續開辟田宅,另一方面把周庄作為商品貿易的流通基地,把江浙一帶的絲綢、陶瓷運往海外,展開“海外貿易”,也就是所謂的“通番”,賺取巨大的財富。
門楣上面的字都被磨平了,這應該也是文革時被破壞的。
周庄這裡最出名的美食就是《萬三蹄》,萬三蹄是用肥瘦適中,精選的豬後腿肉,加入當地特調的配料放入砂鍋中悶煮一天一夜,外形飽滿,香氣四溢。
《萬三蹄》說穿了就是豬蹄了,也可以說是豬腳,怎會叫萬三蹄呢?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來周庄沈萬三府上坐客時,沈萬三宴請朱元璋時,上了這道「豬腳」,由於豬腳太大塊不好夾,又已經上桌不好在皇帝面前動刀,沈萬三臨機應變從豬腳中抽出一細骨,以骨為刀將肉劃開。
朱元璋於是對這道菜印像深刻,又相當美味,就問沈萬三這道菜的名稱是什麼呢?沈萬三心裡想,「豬蹄」、「朱蹄」,這和皇帝的姓同音,肯定腦袋不保,於是隨興說了是《萬三蹄》,於是這個吃法和名稱流傳至今。
這裡很像義大利的水都威尼斯,大部份的住戶都是臨水而居,搖櫓船是江南很特別、常見的交通工具之一。
這裡也有很多賣字畫,書法的店舖,可以現場幫你創作。
這條巷子是商店街,賣很多各式各樣的商品,其中上下二間是賣鐵具和賣手工鞋的。
沈萬三因得罪了朱元璋,在雲南邊陲度過了一生中最後的歲月,終老異鄉。身邊的親人將他的遺骨運回發跡地古鎮周莊,葬於銀子浜下。民間傳說,銀子浜的盡頭有水一泓,下通泉源,旱歲不枯,水下有一個古墓,非常堅固,裡面埋葬著沈萬三的靈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