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貢院》是古代中國最大的科舉考場,位於南京夫子廟、秦淮河畔,在古代科舉鼎盛時期,僅考試的號舍就有2萬多間,占地超過30萬平方米。現今此處為貢院的歷史陳列館,展示著當時的文物,並模擬當時考場內的情景。
進入牌樓後有一整列明清二代的碑刻,這裡是古代孕育官員的搖籃,可看出歷代皇帝對這的重視。
《明遠樓》為現今的貢院大門,在古代時此座樓位於貢院的中間位置。
清康熙年間,名士李漁在明遠樓下撰題:“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餘。”從聯中也可看出此樓設置的目的,是用來監視貢院內的執役員工有無作弊。
會取名為《明遠》,意思取於“慎終追遠,明德歸原”的意思。
這幅聖旨是模擬著當時高中狀元時,皇帝昭告天下的榜單。
現今的貢院已沒有古代如此宏大的規模,在古代時貢院的四周建有二重圍牆,上面怖滿荊棘,以防夾帶舞弊,所以世人又稱為《棘圍》。
清光緒年間,科舉制度廢止,江南貢院停止開科取士。直到公元1919年僅留下貢院內的明遠樓、衡鑑堂和一部份號舍作為歷史文物外,餘下部分全部拆除。
這裡是當時考生應試的號舍,分為學字號、登字號……等。位於明遠樓的四周圍,考官可由明遠樓上監看考生應試的情況,當時的號舍共計有20644間,可知當時江南貢院規模之大。
此匾額為曾國藩於60大壽時,清同治皇帝親筆所題“勳高柱石”贈予,以肯定曾國藩為江南鄕試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號舍裡模擬出當時應試考生的情景,旁邊掛有介紹著當時情景的描述,相當有趣。
秋夜悶熱難熬,蛟蟲起哄叮咬,板長四尺不到,蜷身哪能睡著。唉,此景像坐牢。
花花公子好神氣,胸無點墨不著急,東張西望打主意,幹嘛?伺機作弊!
老翁八旬來應試,不中舉人心不死,體慮無力難支持,快,快把甜糕吃。
上下二段照片為唐代至清代的文武狀元名單,武狀元的名字大都沒見過,也沒看見清代的武狀元蘇燦(蘇乞兒),由此可知蘇乞兒是虛構人物!!
文狀元有滿多耳熟能詳的人物。原來唐朝的詩佛王維,大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都是狀元郎出身的。害死岳飛的大奸臣秦檜原來也是狀元出身,他出生於貢院附近,南京夫子廟北面的小巷叫狀元境,後因世人憎恨秦檜而被史記上除名。
明朝狀元趙秉忠,列位於上圖明代名單中的第七行第三位。當年25歲的趙秉忠,在明代萬曆皇帝時高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下面的《趙秉忠狀元卷》為歷史僅存的唯一狀元卷,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明代的一品仙鶴文官服,不過這件並不是狀元的朝服,明代高中狀元時是按從六品授官,從補子上可看出文官武官的分別,文官圖案為飛禽,武官為走獸。
補子的動物等級分為:
文官:一品畫仙鶴,二品畫錦雞,三品畫孔雀,四品畫雲雁,五品畫白鷴,六品畫鷺鷥,七品畫鸂鸂,八品畫黃鸝,九品畫鵪鶉。
武官:一品二品畫獅子,三品四品畫虎豹,五品畫熊羆,六品七品畫彪,八品畫犀牛,九品畫海馬。
這一份是清代咸豐皇帝時,高中狀元所收的喜帳清單,也就是相當於現今婚禮的禮簿,記錄著當時考中狀元時所收贈的禮金。
這些木箱是考生當時應試的行李,看起來非常沉重,考生家鄉如處於偏遠地區,需經長途跋涉非常辛苦。
歷朝歷代的碑刻除了林立於正門的牌坊二側,其餘均集中在貢院裡面的碑廊上。
江南貢院因緊鄰夫子廟和秦淮河畔,外圍是步行街,二旁有著各式各樣的商店,直到今日這裡還是非常熱鬧。
步行街的商店非常多樣化,連賣寵物的都有,這隻哈士奇非常漂亮,額頭三把火,藍眼睛。
秦淮河畔有觀光旅船可以乘坐,從夫子廟前可以搭乘,河岸二旁大部份依靠著酒店、旅館的後院,有興趣可以搭乘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