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王羲之》
年代: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
尺寸:縱24.5公分,橫69.9公分
現藏:正本陪葬於唐太宗昭陵,神龍本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創作背景:在古代的習俗,三月初三這天都會舉行遊春的活動,稱為“修禊”,人們會群聚在水濱之邊嬉戲洗濯,有著洗除穢氣,消除不祥的意義。而魏晉時期的達官貴族約41人,受當時的會稽內史王羲之邀約,來到了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也就是現今的浙江省紹興市的越城區這裡舉行“修禊”。他們一行人列坐在溪水旁,將酒杯放於溪中任其飄流,當酒杯停至某人前,就要飲酒作詩,有人述說著自己喜好的事物,有人暢談抱負情懷。王羲之在酒後提筆,記下了當時美好的盛況與情景,也表達出自己對生命的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盛事不常的感嘆。
第二行書《祭侄文稿-顏真卿》
年代: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
尺寸:縱28.3公分,橫75.5公分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創作背景: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時,唐朝發生“安史之亂”,顏真卿的兄長顏杲卿和侄子顏季明,守於戰事的第一線常山郡,位於現今的河北省正定縣,而顏真卿當時是守在第二線的平原郡,也就是現今的山東省德州市。次年顏杲卿和顏季明所守的常山郡被破,安祿山擄獲顏季明,脅迫顏杲卿投降,反叛李唐政權,顏杲卿頑強咒罵,於是顏季明被斬首,隨後顏杲卿也被殺。當時顏真卿來到常山郡的廢墟瓦礫之中,尋獲了侄子顏季明的頭顱,回想著顏季明是家族之中,才學最為出眾,品德高尚的青年,竟遭如此災禍,在撫今追昔、悲憤交加之時,寫下了這篇祭奠侄子的草稿祭文。
第三行書《寒食帖-蘇軾》
年代:北宋神宗元豐五~七年(公元1082~1084年)
尺寸:縱18.9公分,橫34.2公分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創作背景:蘇軾因涉及“烏台詩案”,被指在詩文中譏諷朝政,貶至黃州,黃州是位於現今的湖北省黃岡市。“寒食節”是清明節前1~2天的一個節日,為紀念春秋時期介子推的忌日,當日不得升火要吃冷食。在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為重耳割股充飢,而後重耳返國上任國君,介子推攜老母親隱居綿山,不願為官,晉文公手下欲逼他露面而放火燒山,意外燒死了介子推與其母親。蘇軾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個寒食節時,因天氣寒冷,春雨綿綿不絕,加上遇到寒食節,想起欲報效朝廷卻門深九重,想回故鄉四川卻遠隔千里,在心情惆悵之時,提筆寫下的二首詩句。
第四行書《伯遠帖-王珣》
年代:東晉(公元350~401年)
尺寸:縱25.1公分,橫17.2公分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創作背景:王珣所尊敬的一位長輩伯遠,在伯遠辭世的一週年時,寫給其家屬或朋友的一封悼念書信,至於伯遠是誰,尚有諸多論點不同。王珣感嘆伯遠仕途或事業剛有起色,就因體弱多病而過世了,和他的離別彷彿才在昨日。
第五行書《韭花帖-楊凝式》
年代:五代(公元873~954年)
尺寸:縱26公分,橫28公分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創作背景:楊凝式午睡醒來,在腹中飢餓時,正逢友人餽贈韭花菜,非常可口,於是執筆記下以表感謝之意。
第六行書《蒙詔帖-柳公權》
年代: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
尺寸:縱26.8公分,橫57.4公分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創作背景:柳公權表明自已年老體衰,現任屬閑官職位,能力有限,無法協勝任要事,懇請諒解的一封書信。
第七行書《張翰帖-歐陽詢》
年代:唐(公元557~641年)
尺寸:縱25.1公分,橫31.7公分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創作背景:是歐陽詢手記西晉時期的張翰,描述此人富於才情,為人放蕩不羈,曠達縱酒,當時人們把他比喻作三國曹魏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嵇, 阮嵇為步兵校尉,被稱為“阮步兵”,而西晉張翰當時在洛陽追隨齊王,人們因他和阮嵇的個性相符,便稱他是“江東步兵”。但他時常思念江東故鄉,想隱退山林遠離亂世,最終辭官返鄉。
第八行書《蜀素帖-米芾》
年代:北宋哲宗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
尺寸:縱29.7公分,橫284.3公分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創作背景:北宋時期有位名叫邵子中的人,他得到了一段非常珍貴的“蜀素”,“蜀素”在北宋時期為四川地區所製作的絲綢,其制作講究,質地非常精良。他尋求了非常多的書家,欲在“蜀素”上留下墨寶,後來此段“蜀素”傳至了子孫三代,因其非常珍貴,加上絲織品滯澀不易書寫,竟無人敢在上面提書,後來展轉到了湖州郡守林希手上,他收藏了20年後,林希邀請米芾遊覽太湖旁的苕溪時,林希取出蜀素卷請米芾書寫,米芾當仁不讓,一口氣寫下了自已創作的遊記和送行的八首詩。
年代:北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
尺寸:縱32.8公分,橫219.2公分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創作背景:黃庭堅與友人相約出遊靈泉寺,此處在三國東吳時期稱為樊山,是當年孫權講武修文,祭天飲宴的地方,現今位於湖北省鄂州市旁的西山。他們途經一處位於松林裡的亭台樓閣建築,此處建築風格獨特,於是在此過夜。黃庭堅手書此處景物,並表達出自己對已故好友蘇東坡的懷念,與對張耒的思念。
第十行書《土母帖-李建中》
年代:北宋(公元945~1013年)
尺寸:縱31.2公分,橫44.4公分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創作背景:李建中友人向他取要“土母”,“土母”現今的推測應是礦石之物。文中內容提及,李建中也不清楚友人取要“土母”要做什麼,並請對方說明清楚,但他已幫他準備好一小籠子了,是河南新安縣缺門山所產的。此帖是李建中和友人平日傳遞瑣事的往來書信,從內容的隻字片語中推測,應是友人兒子欲購宅之事還未辦妥,希望能跟李建中再說明清楚些。文末並建議,孫號將要西行,若舊車不用可以賣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