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在6/15~9/23展出【地球最古老的恐龍展】,參觀時間為每日9:00~18:00。
全票:250 元
優惠票:220 元
親子票:450元
二疊紀時,恐龍還未出現,這個時代是哺乳類祖先最繁盛的時期,到了二疊紀未到三疊紀初地球因隕石的撞擊,大部份的生物幾乎要滅絕了,當然也包括哺乳類。
直到三疊紀晚期,哺乳類還是存在,不過轉變成恐龍與鱷類祖先支配世界,他們共存了3500萬年,最終因恐龍的適應能力比較強,成為史前的霸主。
展館內不是只有骨頭拼組而成的恐龍模型,還有很多栩栩如生的恐龍進行展覽。
法索拉鱷是這次恐龍展海報上的主角,全長約有10公尺,屬肉食性,生存於三疊紀末期 (約2億年前)。
弗倫尤里龍,牠是三疊紀晚期(約2億2300萬年前)的頂端掠食者,屬肉肉性,身長約6~7公尺。
牆壁上的電視介紹的是艾克薩瑞齒獸,牠們是哺乳類祖先,身長約1.5~2公尺,屬於雜食性動物。牠們是三疊紀晚期(2億2800萬年前)最繁盛的動物之一。
黑瑞拉龍體型為2~3公尺,肉食性,生存於三疊紀晚期(約2億2800萬年前),後肢整體相當長可敏捷的奔跑。
伊斯基瓜拉斯托獸,他們有個可愛的外號叫《瓜瓜獸》,是草食性動物沒有任何牙齒,身長約2~3公尺,生存於三疊紀晚期(2億2800萬年前)。
展館內約可容納70人的小型電影院正撥放著恐龍為何而滅絕?!
影片中介紹,一顆來自宇宙,直徑約10公里的隕石正向地球而來……
在撞擊地球後,大半個地球完全起火燃燒,隨後產生了大海嘯幾乎淹沒了所有陸地,等到海水退去後,地球被燃燒的粉塵所籠罩覆蓋著,在當時幸運生存下來的生物也因缺少食物而滅亡,此時繁盛長達1億6500萬年的恐龍從此滅絕。
曉掠龍,他們被科學界認定為「最古老的恐龍類」,出現在三疊紀晚期(約2億2800萬年前),體型不大約1公尺,屬雜食性。
曙奔龍身長約只有1公尺,在2010年才被科學家發現,脖子上有氣孔,整體骨頭非常輕,如同鳥類,屬肉食性生存於三疊紀晚期(2億2800萬年前)。
恐龍繁盛的時期長達1億6500萬年,當時的恐龍非常多樣化,分為獸腳類、蜥腳型類、鳥臀類。
展館出口處是恐龍商品的販售區,對展覽還意猶未盡的小朋友和恐龍迷們,可以到這買到喜歡的紀念品。
《地球最古老的恐龍展》官方網址:http://dino.ishow.gm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