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是廈門旅遊的主要景點,位於廈門島的西南方,與廈門隔海相望,這裡是一處渡假旅遊的綜合性海島風景區。
來到廈門輕渡碼頭搭乘渡輪,5分鐘即可到達鼓浪嶼,航班從早上5:45起,每10~15分鐘一班,票價為單程8元。
鼓浪嶼是大陸領土距離台灣最近的地方,用肉眼就可望見金門,當時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大陸的和平之旅曾在這留下詩句:“曾登岩頂雨瀟瀟,今望浯洲浪漸消,隔岸彼門一咫尺,東風何日助西飄。”可惜今日天氣霧濛濛的,能見度不高,無法看到對岸的金門。
這裡原名“圓沙洲”,明朝時,因島上西南方有一礁石,每當漲潮時海浪擊上礁石,聲音似擂鼓,人們稱此石為“鼓浪石”,因而得名“鼓浪嶼”。
碼頭出口處,有環島電瓶車可乘坐,繞島一圈為6公里,當日票價50元可自由上下車任意搭乘。圖文中我們還是選擇用徒步的方式遊覽,仔細品味島上風光,若計劃走完整個鼓浪嶼的每處景點,一天的時間絕對足夠,若不選擇在此住宿,晚上還可以回到廈門另外安排行程。
清道光22年(西元1842年)清朝因鴉片戰爭戰敗,簽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將開放廣州、福州、廈門、上海、寧波為通商口岸。英國、美國、法國、日本、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等13個國家在島上設立領事館,同時,商人、傳教士、人販子紛紛踏上鼓浪嶼,建公館、設教堂、辦洋行、建醫院、辦學校、炒地皮、販勞工,成立“領事團”,設“工部局”和“會審公堂”,把鼓浪嶼變為“公共租界”。一些華僑富商也相繼來興建住宅、別墅,辦電話、自來水事業。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鼓浪嶼才結束一百多年殖民統治的歷史,而留下了具有各國不同風味的建築,古希臘陶立克、愛奧尼克、科林斯式的三大柱,羅馬式的圓柱,哥德式的尖頂,伊斯蘭圓頂,巴洛克式的浮雕,讓鼓浪嶼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
《怡園》是一棟中西合併的別墅,外牆為清水紅磚,內部結構為圓拱方柱的西洋風格建築。是晚清福建清末八大詩人之一的林鶴年的住宅,林鶴年於1883年時禮部考試第一名,任官後調至台灣,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給日本,林鶴年被迫內渡定居鼓嶼,現今此地為林鶴年後人所居住。
《日本帝國主義廈門領事館警察署地下監獄》這裡主體建築為二棟樓,廈門淪陷期間是日本拘禁、刑訊、迫害中國人的場所。24號這棟為日本領事館,下圖28號那棟是警察署本部和宿舍,警察署本部地下室為監獄,囚室共5間,每間約6平方米。
鼓浪嶼這裡不僅遊客多,來這拍攝婚紗的新人也不少,整個鼓浪嶼逛下來,不下20對新人在這拍攝婚紗。
《海天堂構》是當時1896年在鼓浪嶼租界中最大的,是唯一一家洋人俱樂部的舊址,原主人為菲律賓華僑黄秀烺,他曾資助過孫中山辛亥革命,現今此處被旅遊公司收購改為咖啡館。
《緣中園》是一座中歐建築合併的花園別墅,這棟別墅是間渡假旅館。其實這裡很多別墅都改成咖啡店和旅館,如果要在過夜也非常方便。
鼓浪嶼這裡音樂人才輩出,有鋼琴家殷承宗、許斐星,中國第一位女聲樂家周淑安,著名指揮陳佐湟等,這裡擁有鋼琴的密度居全國之冠,所以又被稱為“鋼琴之島”、“音樂之鄉”。
《毓園》又稱林巧稚大夫紀念園,林巧稚大夫生於1901年日光岩下的一個教師之家,她是現代婦產科醫學的奠基人,一生培養和造就了大批醫學人才,親自接生了5萬多名嬰兒,治療無數婦科病人。毓園之“毓”,就是培育養育之意。
這裡有個小販用草編織成玫瑰花,手工非常精細,這和我們台灣觀光地方不同的,我們台灣常編織成蚱蜢。
山頂遠處的地方就是“日光岩”,是鼓浪嶼島上最高峰,原名叫“晃岩”。相傳明朝時鄭成功來到此處,看到此地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成日光二字稱為日光岩。
《菽庄花園》建於1913年,原是台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菽庄花園就是用他的字“菽庄”取名的。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簽下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林爾嘉及其父親林維源不願當亡國奴,於1895年時搬至鼓浪嶼定居。台北“板橋林家花園”即為林維源所建的。
經過菽庄花園就是一大遍的海岸沙灘,這裡像是海水浴場可以從事水上活動,從沙灘這邊也可遠眺山上的日光岩。
這裡不僅拍婚紗照的多,也有外國模特兒來取景,拍攝平面寫真。
這棟別墅為《番婆樓》,為何稱番婆呢?因當年許經權赴菲律賓經商致富後,將母親接至菲律賓孝敬供養,可許母過不慣菲律賓的生活,後來他決定將母親送回閩南,和其他華僑一樣在鼓浪嶼購地建房,許母的其他兒女看到許經權如此孝敬母親,也分別爭相購買新衣手飾,許母一身珠光寶氣,儼然是一個南洋富婆,街坊鄰居稱他為“番婆”,他住的別墅自然也就成為《番婆樓》了。
康家龍頭這間賣的是“海蠣煎”,看起來就像我們台灣的蚵仔煎,生意很好,排隊排超長的,所以就沒嘗試了。
這一區算是鼓浪嶼的商業區,這裡有大小不同的商店,也有很多擺地攤賣雜貨的。
這間商店賣的是金門特產“一條根”,是一種草藥制成的藥膏,相傳1661年時鄭成功親率2.5萬名將士來到金門擊退荷蘭人,因將士們有些是中原人,不適應海風和南方潮溼的氣候患上了各種關節炎、風濕病,鄭成功急忙派軍醫到民間尋找良方,後來在金門太武山脈一帶找到了一種神奇的草藥名為“一條根”,挖掘出晒乾後浸泡藥酒每日飲用,士兵們的各種風濕病很快就得到了有效的治療。
《天主堂》此處原為西班牙領事館,1916年西班牙傳教士馬守仁被羅馬教廷任命為廈門教區主教與法國交換,改為法國領事館。
遠處的鄭成功雕像是鼓浪嶼的主要景點之一,位於晧月園裡。
《晧月園》建於1985年,為了紀念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台灣的歷史功績,取名於《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的詩句,它也是中國歷史人物雕像中最大的一座。
鼓浪嶼島上是一個很多樣化的旅遊勝地,每個景點距離也不遠,而且處處是景點,很多別墅改裝成咖啡店,適合在這悠閒的喝下午茶,如果計畫在這過夜,也有很多不同樣式的旅館酒店可以選擇。